html模版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接受南都專訪:2017年是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年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上升為國傢戰略,不僅是科技大佬追捧的熱點,更是社會各界關註的話題。中國人工智能未來如何發展?哪些應用能改變人類生活?對此,南方都市報專訪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他認為,2017年是人工智能狗鮮食的應用落地之年,未來社會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人工智能助手,人類將從簡單重復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而接受改變、融入新技術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未來。

“中國人工智能源頭技術領先全球”

南都:今年“人工智能”首次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很多人說人工智能的春天來瞭。你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前景怎麼看?

劉慶峰:麥肯錫作的《中國對全球創新的影響》報告中有一個創新能力對比,在科學研究型和效率提升型的創新能力方面,是美國占優;但是在客戶中心型以及效率提升型的創新能力方面,中國在全球是最強的。在這個對比中可以看到,由於中國具備海量用戶,並且我們有提升效率的迫切期待,各行業的創新者受惠於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可以實現創新的快速商業化。

2016年美國國傢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策略規劃中提出中國在很多領域領先,比如我們在深度學習領域的論文數量已經超越瞭美國,文章被引用數量也超越瞭美國。可以說,以“訊飛超腦”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源頭核心技術持續突破,中國人工智能源頭技術領先全球。

人工智能在未來5到10年改變世界的時候,中國是非常有可能在全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發展有兩個優勢,一是雙創政策優勢,二是舉國體制優勢。當看準瞭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科技方向,我們可以調集最大的資源,在交叉學科領域投入更多資源,設立國傢實驗室、應用示范區等。在人工智能時代,中國必將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南都:你認為,對於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接下來政府、企業以及科研團隊等各方應該怎樣配合?

劉慶峰:2016年如果是中國人工智能的元年,那麼從2017年開始,一個又一個行業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驚喜,2017年應該是人工智能的應用落地之年。我們期待著產、學、研、用能夠聯起手來,共同利用人工智能來改變世界。我覺得下一步的關鍵是整個社會對人工智能的關註,形成真正的產業生態,這是核心。

第一條建議,繼續加大源頭技術創新,未來國傢和國傢之間的競爭一定意義上就是人工智能的競爭。而且應該設立人工智能國傢實驗室,因為人工智能是非常典型的源頭創新加應用迭代相互循環的系統,是典型的應用科學研究。

第二條建議,成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打造人工智能的產業生態。未來人工智能不是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而是生態之間的競爭。美國Google、Facebook、IBM、Microsoft和Amazon五傢科技巨頭宣佈成立人工智能聯盟,中國需要在語音產業聯盟等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成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整合產、學、研多方資源,加速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此外,還需要推動行業的數據開放和共享,建立“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課程和設備培訓體系,建立“人工智能+”時代的社會支撐體系。

南都:有人疑問人工智能迎來的到底是蓬勃發展,還是泡沫。對此你怎麼看?

劉慶峰:任何新技術的發展,理論上是有這樣的趨勢,先是概論導入期,再到夢幻期,這時所有資本、創業者進入。當全社會都覺得它能馬上改變世界的時候,又發現不是這麼容易,然後進入夢幻破滅期,資本退出,一堆公司破產。最後進入到成長成熟期。

為什麼呢?首先,技術發展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一步一腳印;其次社會公眾有著追風的天性。但是我認為所謂的泡沫,假如方向是正確的,從長遠看它就不是泡沫,就像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其實它直接促成瞭今天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而人工智能時代,我也覺得需要更多資本、產業和社會的關註,但是要越理性越好。臘腸狗飼料推薦

“人工智能延伸人類能力而非替代人類”

南都:外界說“訊飛聽見”能讓速記失業,“曉譯翻譯機”能讓同傳下崗。未來,人工智能還會替代哪些行業的工作?

劉慶峰:人工智能時代,人類生活的新常態中,人工智能是用來延伸人類能力而非替代人類的,不是說用技術去替代某些行業的工作,而是希望人機耦合互動。例如速記行業,人工轉寫準確率是80%,機器的準確率是95%以上。機器人也沒有做到百分百,將來最好是讓速記員和“訊飛聽見”合作,可能一個人帶著100個機器去100個會議,並做到正確率100%的會議記錄轉寫。

我認為,未來社會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人工智能助手,它或許今天可以幫助你完成10%的工作,明天15%,一年可能就達到90%。機械工業的革命,使得我們人類從刀耕火種,從野蠻勞動中解放出來。而未來人工智能將使我們人類從精神壓力中釋放出來,從腦力勞動中釋放出來,讓我們更輕松地去暢想未來。

南都:今年春運,南都機器人“小南”也正式上崗寫稿,一秒鐘能寫800字稿子,比記者快多瞭。今後智能機器會不會威脅到人類的工作?

劉慶峰:任何新技術、新行業都會造福一部分人類,也會使另一部分不思進取的人受到威脅,這是正常的。理論上在人工智能時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新的成長支點,新的發展方向。

美國科學雜志在去年2月份預測,2045年全世界50%的工作可以用人工智能來做,而在中國這個數據是77%,我認為不用等到2045年,這就會變成現實。當大部分人工作由人工智能來做的時候,社會要做兩個準備,一是讓更多老百姓、企業瞭解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顛覆性變化,提前做好應對;二是國傢的保障和知識體系要跟上。

我認為,未來社會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人工智能助手,它或許今天可以幫助你完成10%的工作,明天15%,一年可能就達到90%。機械工業的革命,使得我們人類從刀耕火種,從野蠻勞動中解放出來。而未來人工智能將使我們人類從精神壓力中釋放出來,從腦力勞動中釋放出來,讓我們更輕松地去暢想未來。———劉慶峰

采寫:狗罐頭推薦

南都記者陳燕向雪妮實習生蔡巧敏



arrow
arrow

    rTwCPUzQ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